2020年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和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环保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为主线,以能源资源降耗增效为目标,促进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环保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做出贡献。
2020年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是:人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8%,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3.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2%。
一、强化思想引领,夯实节能基础,保障工作高质推进
1.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环保工作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要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切实担负公共机构节能环保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责任务,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发挥公共机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强化工作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环保工作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和履职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要制定各地区、各部门2020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量化工作任务。机构改革后承担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保持工作连续性、稳定性,持续推动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3.严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环保成效纳入各级目标绩效考评和精神文明创建考核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开展公共机构节能环保重点职能工作督查,督促完成年度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强化示范引领,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4.做好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积极推进节能示范单位“三级联创”,完成国家和省级公共机构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评价验收。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要求,推进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遴选工作,配合市水利和湖泊局组织创建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
5.持续开展节能环保宣传培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环保宣传教育,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传播绿色生活理念,营造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的氛围。组织参加国管局、清华大学第七期网络远程培训,开展节能环保工作业务培训,提升各级各类节能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和管理水平。
6.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推广办公电子化、无纸化,减少纸质文件、资料印发数量。倡导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减少使用签字笔、纸杯、餐具、塑料袋等一次性办公用品,推广使用环保再生纸、再生鼓粉盒等资源再生产品,营造绿色办公环境。鼓励公共机构带头执行节能环保产品优先采购制度。
三、强化标准引领,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能效水平
7.夯实计量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提高分类分项计量器具配备率。提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统计水平,固定统计员队伍,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健全统计审核、评估、修正及调研制度,按要求组织统计数据会审和抽查,提高数据质量。普及统计直报系统使用,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更新公共机构名录库。
8.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和能源审计。建立完善本级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名录库,加强动态管理,做好复核、更新工作。按照《湖北省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推进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审计。
四、强化创新引领,开展绿色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9.稳步推进绿色改造。有序推进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及重点设施设备、重点区域绿色节能改造。提高办公用能设备“零待机”水平。提升公共机构数据中心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能源资源监管体系。
10.推广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提升公共机构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推广高效油烟净化设备,减少公共机构食堂油烟污染排放。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合同节水管理,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利用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公共机构节能产品配备。
11.持续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积极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做好废弃口罩等物品分类投放工作。完善与城管、商务等主管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宣传培训和监督考核,力争2020年底全市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目标。
12.持续开展绿色出行活动。倡导公共机构干部职工践行“135”低碳出行方式,提高党政机关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加快内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20年公共机构新建和既有停车场规划建设配备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比例不低于10%目标。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应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推进公共机构绿色出行。
2020年是形势特殊的一年,全市各级公共机构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统筹谋划,迎难而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美丽荆门建设做出积极贡献。